龍作為虛構的動物,無比神奇,并由來已久。龍的起源取象眾說紛紜,但離不開自然界的物象。人們憑自己的想象力將其神化,創造出了龍的藝術形象。龍是集合了諸多動物特征,運用了復合手法,演變成想象中的神奇動物,它由抽象發展到具象,由簡單走向完善,不斷提升。
我們可以從玉雕龍的演變歷程中清晰地看到龍的“寫真”一面。有“中華第一龍”之稱的“三星他拉玉龍”,可認為是最早出現的玉龍。造型簡潔,神態不凡,在藝術表現上,以“三分實,七分虛”展示于人,有濃重的神秘色彩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龍渾厚端莊,凝重的神情隱藏著一種力量,同樣不失神秘之感。
龍的形象貫穿歷史數千年,在不同時代均有其出色表現。西周時期的玉龍很有特色,多以片狀,呈“S”形,給人以流動美感,也確立了形式美的藝術法則,對抽象的表現手法運用得相當成熟,雕刻技巧也趨向完美。
“形簡易深”是這一時期玉龍的基本特征。玉龍多身軀夭矯如蛇,強調頭部神情,以目傳神,以目傳情,有耳無腳,口張開,人們稱之為“夔龍”。《龍經》 曰:“夔龍為群龍之主,飲食有節,不游蝕土,部飲渴泉,所謂飲于清游于清。”有人認為,這玉龍是用于“祈雨”的,故玉龍身上刻有帶芽的谷紋,亦可推測為“雨滴”。《龍經》中說道:“群龍乘云注雨,以濟蒼生”,可見龍作為神靈,與天關系密切,有“夔龍拱璧”之說,“璧”即象征天。
漢代的玉龍更是千姿百態,思想開放的新時代帶給玉龍更大的遨游空間,新的審美意識有助于玉龍的塑造。漢代盛行神學思想,更加渲染了龍的神性,而使人望而生畏。它能騰云駕霧、呼風喚雨,“龍噓氣成云”、“龍舉而景云屬”,龍是天上的神靈。漢代玉龍的藝術形象較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,以鴻蒙睥睨一切而欲作更高遠的飛翔,有著旺盛的生命活力,因而在玉龍的形式上追求形意美的統一,從“自然美”轉化為“理想美“。創造理想美的法則始終遵循綜合——解析的往復變化,龍的塑造充分體現了浪漫主義的審美意識和藝術的傳統表現力。
承接翡翠.和田玉.黃龍玉雕刻加工,翡翠賭石開料。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,也陪客戶去產地看貨采購。
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,價格很實在,比商場價格低很多,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.三件。拍照片很麻煩,也難100%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,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。
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:021-63018728 手機:13916539116 聯系人:梅先生
玉雕工作室地址






















